首页 综合体育  〉 2008年奥运会主题(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008年奥运会主题(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023-04-19 20:23 浏览: 99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一片雪花”里有一个“更团结”的未来。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如期举行。2月18日,闭幕式完成了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北京冬奥会从盛大开幕到十几天的比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片雪花的故事”“微火炬”等创意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那么,闭幕式的演出准备得如何,有哪些看点?


独家专访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

闭幕式火炬熄灭环节与开幕式呼应


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冬奥会闭幕式将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北京作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双奥”的理念将在闭幕式上“感动呈现”。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将展现什么样的主题?

沙晓岚:此次闭幕式我们在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下,展现出“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主题,体现出“更团结”的主题和最浓郁的中国年味,要让所有运动健儿、参与者和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双奥之城”的魅力,感受到世界一家的温暖,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

我们将奥运会闭幕式的规定动作和固定仪式演出化,让仪式更具感染力、观赏性,也更动人。希望所有运动员带着我们“双奥之城”的祝福,迈向新的开始,一起向未来。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片雪花的故事”,可以说赢得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闭幕式会采用什么样的线索?

沙晓岚:此次闭幕式演出,我们将运用一些代表性意象,进行情感的串联。比如雪花,闭幕式与开幕式一脉相承,都是从“一片雪花的故事”开始。

在开场,由提着雪花花灯的小朋友,展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闹花灯”的传统,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在斑斓绚丽的色彩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开启拥抱世界的欢聚。

新京报:闭幕式有一个固定的环节是“缅怀”,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是如何考虑这个环节的?

沙晓岚:我们赋予固定环节以情感寄托和意象表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缅怀”这个环节。这个环节要求我们寄托思念,同时缅怀为奥林匹克奉献的人们。

这次,我们借助中国传统习俗中“折柳寄情”的仪式去表达。早在《诗经》中就这样表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希望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福。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不断战胜灾难与苦难,但没有什么可以将我们打倒。中国人的坚韧与乐观都蕴含到传统文化哲学中,植根在我们的精神内核上。所以我们才会坚信战胜疫情,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才能不断往前走,生生不息。这样豁达的世界观就是我们想表达的,也是我们对“更团结”这样一个概念的升华。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赛场上也有很多感人的瞬间,这在闭幕式上会有体现吗?

沙晓岚:闭幕式上,我们制作了短片《精彩瞬间》,作为对北京冬奥会精彩比赛的回顾集锦。我们将看到很多振奋场面的重现,包括谷爱凌、苏翊鸣以及各国运动员的难忘瞬间,让我们再度为他们叫好、向他们致敬。

另外,还有一个感动瞬间的短片,来展现中国好客之邦、礼仪之邦的风采。在此次比赛期间,从志愿者、工作人员到所有参赛者,大家因奥运相聚,共同经历,面对闭幕式即将到来的分别,大家难免依依不舍。我们特别制作了《再见,一起向未来》这个短片,去重温这期间的所有感动与温暖。


新京报:闭幕式的“火炬熄灭”环节是如何设计的?

沙晓岚:在闭幕式的火炬熄灭环节,我们有意识地与开幕式呼应。在开幕式点火仪式环节,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象征的单片雪花汇聚成主火炬的雪花形象。在闭幕式上,奥运火炬再次出现,雪花影像层层熄灭,最后雪花中心的奥运火种熄灭,在短暂留白后,雪花形象又将再次出现,象征将奥运火种、将奥林匹克精神以冰雪之名继续传递。


新京报:作为北京两次奥运的参与者,对比2008年的工作,你认为此次冬奥会的工作有哪些不一样?

沙晓岚:我和我的团队也可以说是“双奥团队”。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责任。我们在感受到为国争光的荣誉时,也展现出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自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们要展现中国悠久的5000年灿烂文明。现在我们要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我们的科技创新。比如,我们在光影互动和演艺科技方面都有很多突破,第一次在奥运历史上使用1万多平方米的LED屏,这是前所未有的。

再比如,在呈现五环的环节,2008年,是一个很浪漫的星星五环,此次冬奥会开幕式,我们使用激光雕刻的概念,在冰雪中呈现五环。冰的质感和激光的精准度以及影像的互动,技术难度都极大增加,这也是我们文化科技自信的表达。

冬奥会闭幕式

意大利将上演怎样的“八分钟”?


在奥运会会旗交接仪式上,下一届冬奥会东道主、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将奉献一场怎样的“八分钟”表演?交接仪式艺术总监莉达·卡斯特利透露,他们的表演将体现现代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希望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图为交接仪式艺术总监莉达·卡斯特利


展现和谐之美


卡斯特利介绍说,她和她所在的公司从事奥运相关演出已有近20年历史,第一次表演是在盐湖城2002年冬奥会闭幕式交接仪式上。“当时作为下届东道主,我们呈现了‘都灵八分钟’表演。如今冬奥会又将来到意大利,来到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我们也做好准备将奥运会会旗带回意大利。”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019年6月24日,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申冬奥代表团成员庆祝获得2026年冬奥会举办权。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2026年,意大利将第三次迎来冬奥会。此前,科尔蒂纳丹佩佐曾在1956年举办过冬奥会,都灵在2006年举办过冬奥会。


卡斯特利说,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米兰是一座现代之城,象征着未来;科尔蒂纳丹佩佐则在群山之中,体现自然之美。“两座城的对话,城市与山川让我们获得了灵感……在两个不同维度达到完美的平衡与和谐,这也传递出可持续的理念,实际上是在说,我们需要善待地球,去关心并且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


少即是多


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夏奥会东道主法国巴黎呈现了视频版的“巴黎八分钟”,而这次,意大利人来到北京现场演出。卡斯特利说,这次他们的演员人数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的背景,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少即是多”,希望用很少的演员也能传递出重要的理念。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021年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是在闭幕式上播放的下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巴黎的短片。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演员人数)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我们只保留了必需的演员,有时候你不需要很多演员,而是需要高水准的表演。”卡斯特利说,将有一位意大利女歌手表演一个重要环节,还有两名舞者,具体无法透露更多,因为要保留惊喜。


她说,疫情之下来华现场演出虽然很难,但在冬奥会闭幕式这一重要时刻,现场表演还是非常重要。“这可以向世界传递积极信号,我们大家可以重新团聚,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与北京的缘分


为了这场表演,卡斯特利和她的团队已准备一年时间,过去6个月,他们一直在进行彩排和调整。卡斯特利说,他们与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团队合作很愉快,来华之前得到了演出所需的全部信息,同时与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也有着长期合作。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2月4日,开幕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当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卡斯特利回忆说,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她也在“鸟巢”现场。“那场开幕式通过大规模的表演来传递许多信息,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所呈现的则是一种小而美的表演,更温馨、更空灵、更浪漫,同时也更有科技感。理念和主题扎根于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非常现代,也非常有正能量。”


她特别提到了冬奥会开幕式铺满“鸟巢”场地的屏幕。这次的“八分钟”,他们团队也将充分利用这块屏幕。“我们制作了非常有意思的视频,将与表演一同播放,展现我们的城市,也彰显我们希望传达的理念。”


冬奥会闭幕式

“一片雪花”里有一个“更团结”的未来


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北京冬奥会将奥林匹克“更团结”理念贯穿始终,也必定向全世界有力传递共赴“更团结”未来的美好期许与信心。

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也是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如期举行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其中,“更团结”的分量不言而喻。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能够克服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如期举行,本身就离不开中国与国际奥组委等各方的通力合作。而且,北京冬奥会也是历史上外国政要和运动员出席人数最多的冬奥盛会之一。这些都有力表明世界各国共同团结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积极行动。


这次冬奥会赛场内外的诸多美好瞬间,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各国运动员的互相尊重与团结。比如,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在中国成为“网红”,在赛后还与中国选手苏翊鸣结下“神仙友谊”;中国“四届老将”徐梦桃摘金后,美国选手考德威尔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赛场外,各国运动员、记者热情收集和交换徽章;65名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送上祝福寄语……


这些让人感动的细节一次次表明,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各国运动员不仅能克服疫情影响共赴盛会,且都体现出了超越国别、输赢的互相包容和珍贵友谊。

这也提醒世界,尽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际环境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总有一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不会变。正是这些真情流露的时刻和价值观底色,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不同文明和国家依然可以携手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事实上,疫情大流行下,人类对于共克时艰、团结向前的期盼,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更团结”也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在此背景下,如期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自然具有了超越体育赛事的价值,而更像是一条沟通的纽带、一座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促进对话、消除隔阂、凝聚共识,让世界“更团结”的伟大使命。


也因此,早在冬奥会开幕前夕,多国驻华大使就表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团结世界各国,团结世界人民。”此次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均突出“更团结”理念,高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这是一种美好寓意和期许,是对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之间所展现的相互理解、尊重、友善精神的一种提炼,更是对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心声的艺术表达。

可作为呼应的是,下一届冬奥会东道主、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的“八分钟”表演主题被确定为“双城璧合·聚力联辉”,英文是“Duality,Together”。而“Together”也译为“在一起,更团结”。这与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以及新加入的奥林匹克格言“不谋而合”。此一细节,也足见在追求人类“更团结”上,全球共识之强烈。

而今,一届“非常成功”的冬奥盛会,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人类对“更团结”的追求,应该永远在线。而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下,人类必须,也一定可以共赴一个“更团结”的美好未来。


本文综合新京报报道整理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冬奥会闭幕式剧透:将怎样呈现“双奥”理念?| 周末谈

- 阅 读 推 荐 -

两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聋协点赞冬奥直播智能字幕 | 传媒动态【2.13-2.19】

网友最关心的冬奥项目是什么?大数据透视北京冬奥会有多火

the end
title icon 最近综合体育

title icon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