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体育  〉 副班长是什么意思(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副班长是什么意思(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2023-06-12 16:40 浏览: 192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专栏说明】红色热土耒阳,居住着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曾经英姿勃发、投军报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战场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后来解甲归田、深藏功名,如今英雄迟暮,垂垂老矣。为了抢救他们的历史,2021年2月—6月,朱文科和王宜泽牵头发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民协开展老兵口述历史采写活动,组织二十多名民协会员分成7个采写组,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深入城乡寻访老兵,共采写187人,对老兵拍照、录音、笔录。活动引起众多媒体关注,《湖南日报》、《衡阳日报》头条报道。我们整理老兵口述经历,查找档案史料,严谨考证、研究,反复修改,最终确定109篇,汇编为《百战归来——耒阳老兵口述历史》。经省委党史办、省档案局专家组审定,原计划2021年底出版,由于缺乏经费未能如愿,却有十多名老兵先后离世,成为他们的遗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此事很重视,尽管市财政经费困难,目前正在想办法把书尽快出版。期待爱心人士捐助出版,功德无量。

与老兵对望,就是与历史对望。值此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特在本公众号开辟老兵“口述历史”专栏,连载这批文章。每期根据篇幅长短刊登1-3篇。愿以这本著作,向敬爱的党献礼,也献给每位参战老兵——那些人民的英雄、祖国最可爱的人!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罗步成:朝鲜战场上的作战参谋

口述/罗步成 整理/朱文科


【人物简介】罗步成,男,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耒阳县盐沙泥湾洞村,中专文化,1949年10月参军,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学生队,不久调入406团三营八连任文教干事。1950年9月调入二营机炮连,参加绥宁剿匪。后被选送到46军军训队学习,分配到406团司令部军训股任见习参谋。1952年入朝作战,荣立三等功。1954年8月入党。1963年7月转业,安置在桂东县人民银行工作,1981年调入耒阳县(市)轻工业局,历任办公室主任、局党委委员等职。1991年4月离休。


商校毕业投笔从戎

我的家乡盐沙泥湾洞,那时属于大义乡管辖,是一个依山傍水、百余人口的小山村。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罗煦模毕业于衡阳联合第五中学,当过大义乡乡长,可惜英年早逝。受父亲的影响,我大哥、二哥都是师范毕业,在学校当教师。

1943年秋,我从劝兴职业学校转入耒阳县乡村初级师范读书,打算将来当老师,谁知读了一年,日寇铁蹄踏入耒阳,学校被迫停课。小鬼子到处烧杀抢,奸淫妇女,祸害乡亲,我渴望当兵,拿起刀枪,保卫家乡。1945年春,县政府迁到严塘圩,复办县立中学,我插班到该校读书。次年秋,转学到省里三中初中部31班。1947年6月,考入衡阳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三年后,我从商校毕业,适逢全国解放,解放军46军136师进驻耒阳。他们严明的纪律、嘹亮的歌声,激发我的军人梦。我发现初中同学肖志成、曾子华、刘振宇,都参军了,于是决定投笔从戎。恰好二哥也有此意,我俩顺利入伍,一起编入136师学生五队一区队二班。班长李楚华,安仁县人。我们在耒阳开展新兵训练。

不久,136师奉命进军大西南,走到广西边境,得知白崇禧逃往台湾了,上级命令返回耒阳,驻扎在灶市河边街。首长得知我文化程度较高,就把我安排到406团三营八连担任文化教员(副排级)。团部在耒阳城,三营营部在永兴县高亭司。八连连长蒋文凯,我的任务是协助指导员王振起开展宣传活动,每日刷标语、搞演出,发动群众参与清剿残匪。面对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先后有八起土匪向我们部队自首投诚。

1950年9月中旬,我离开三营八连,调入二营机炮连,仍然担任文教干事。一个月后,136师奉命离开耒阳,前往湘西剿匪。我们406团的任务是解放绥宁县。土匪非常狡猾,依仗着地形复杂多山洞的优势,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白天躲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偷袭,所以上级命令我们以“零对零”,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搜寻、清剿,按地域划分任务包干。我所在机炮连步兵武器很少,每个班只配两支冲锋枪和两支手枪。在战斗中主要以火力支援步兵连完成任务。我和曾克成同志配了几颗手榴弹,指导员郑留安对我特别照顾,给了我一支小手枪(勃朗宁)。有天黄昏,我和两个战士从二排返回连部,走到后山。忽然,土匪从对面山上打来黑枪。我们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准备迎击。我对两个战士说:“敌人不到五十米以内不开火,这里距离排驻地不很远,他们听到枪声,一定会来支援的。”果然,二排长带一个班赶来了,土匪赶紧逃之夭夭。过了十几天,我们二营侦察班把躲藏在山洞里的土匪头子龙怀麟活捉了。这家伙胖得足有两百多斤重,走都走不动,我们只得牵来一匹马把他驮下上。我们二营集体立大功一次。

就在这时,我军受命调回衡阳集结,准备南下粤东。绥宁剿匪任务尚未彻底结束,团部决定抽调我二营宋副营长留在绥宁县,组织地方武装继续清剿。大部队离开以后,土匪重新占领县城,宋副营长遇害。师部火速派出一个加强连夺回县城,彻底肃清残匪。主力部队移防广东普宁县、惠来县一带,准备迎击蒋介石反攻大陆。我被连队选送到46军参谋训练队参加学习一年。期间,我勤学苦练,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特别是步枪百米距离射击技术,我打出了三中红心130环的最高记录。紧接着,我在全军运动会上比赛夺魁。参谋业务的识图、用图、标图技术也在全队领先。学习结束时,

1951年10月,我从军参谋训练队毕业,被评为“优秀学员”,分配到第406团司令部军训股,担任见习参谋。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朱文科一行采访罗步成的妻子】


入朝之初三次遇险

1952年10月,46军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我在406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担任参谋。全军指战员沿原来进入粤东的路线,返回樟木头登火车,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抵达安东。部队休整三天,换发冬装,补充粮食,还给我配了一支手枪。我感觉好兴奋,又觉得威风。我却没想到,危险接二连三在后头呢?

我军在朝鲜没有制空权,部队入朝后,夜晚行军,白天隐蔽在猫耳洞里靠着睡一睡,衣服根本没脱过。有一次,夜幕降临,部队走了一段路,空中出现几架敌机,我们迅速沿公路两侧的低凹处卧倒隐蔽。敌机沿公路又是扔炸弹又是扫射,火光四溅,弹片横飞。我方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奋起反击,击落一架敌机。其余敌机落荒而逃。事后清点,我团无人员伤亡,但407团参谋张恩普牺牲了。我听了觉得很是惋惜,还没到战场拼杀就牺牲了,真不划算。在战场杀他几个鬼子,即使死也值了。自古人生谁无死,为国捐躯重泰山。

入朝后的第七天,天下暴雪,北风呼呼,我们抵达西海岸的礼石里村。为防备美军登陆展开冬季攻势,部队来不及休整,立即投入修筑工事。我在司令部就更忙了,每日察看地形,侦查敌情,标绘地图,给团首长提供准确的作战资料。团长赵树岩精明能干,关心部下,很欣赏我,外出喜欢带我随行。有一天,赵团长带着我和警卫员,各骑一匹马,去海边102高地察看地形。到山顶后,我拿出图纸正要校对方位时,突然从海面上传来飞机的声音。赵团长拿起望远镜朝着声音方向瞭望,发现三架敌机正朝这边飞来。他果断地带我们上马下山。三人走到半山腰,敌机已到头顶上空,俯冲下来,猛烈射击。警卫员的马中了弹,我的马也受了惊,把我从马背摔下。我顺势在山沟里躲避敌机。军马通人性,它不走了,就守在我身旁。好在敌机很快飞走了。我一骨碌爬起来,看到赵团长和警卫员躲避在不远处,三个人安然无恙,我们立即骑马返回营地。

还有一次遇险,发生在11月中旬。当时,我军奉命把西海岸的反登陆任务移交给38军,向三八线开进,接守42军板门店西侧防御阵地。敌机不分昼夜在空中监视、轰炸、破坏,对重要桥梁夜间不停地空投照明弹,把那个地段照得通明,使你无法隐蔽行动,美国人把这叫做“空中绞杀战”。通过清川江时,浮桥被敌机炸断。江水已结成薄冰,马尾巴沾上水都结成冰溜子叮当作响。我们只有光着下半身,趟冰水而过。经过连续七个夜晚急行军,我们406团过了清川江,驻扎在沙里院附近的山窝。每日除了挖防空洞,就是思想动员和学习兵器使用,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九种兵器,包括步枪、冲锋枪、手榴弹、轻机枪、手雷、地雷、炸药包、爆破筒,枪榴弹。记得有天早晨,突然飞来几架敌机,在上空低空盘旋了几圈,然后丢下大磅炸弹,但又没有听见爆炸。等敌机飞走后,我和几个战友钻出山洞到现场查看,原来敌人丢下了细菌弹,着地即分开两半,大量的跳蚤、蚂蚁、蚊子四处飞散。部队既没有防毒面具,也没有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训练。面对这些带有各种传染病细菌的昆虫,我们很是紧张,却又袖手无策。赵团长一面命令我把情况上报,一面命令部队用毛巾代替口罩,想办法消灭带菌昆虫。各连队全力以赴,用火、用石灰、用扫帚等工具,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展开了斗争。我整理敌情上报到上级,志愿军总部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当即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我国政府公开谴责美国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细菌武器的罪行。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军不得不停止了细菌战攻击。

一个月后,我遇到第三次危险。我团接替120师357团的防线,长约五公里,西起板门店,东接大德山。上级要求分批组织去前线阵地对口实习。团里由我负责带领二、三营的部分连排干部,共三十人,在一个漆黑的夜间,由友军派人把我们按时接送到位。我到后,主动要求到前沿四连的阵地察看。友军派了两名熟悉情况的战士给我领路。我们趁黄昏出发,两个战士一前一后,让我走在中间,有意保护我。途中通过一块开阔地,有三百米,敌人用高射机枪和迫击炮封锁着,夜间不断地往开阔地上空发射照明弹。夜色暗,我们三人凭着伪装,快速跃进式向四连阵地接近。不知道是敌人发现了我们,还是他们为壮胆,突然朝着四连的阵地发射冷炮。我们沿交通沟,拉开距离,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四连坑道口猛跑。敌人的炮弹在身前身后爆炸。当我和前面的战士冲进坑道口后,一发炮弹落在顶部,把坑道口炸塌了,我俩被埋在泥土里,跟在后面的战士当场牺牲。好在土层不是很厚,坑道里的战友们把我俩抢救出来,真可谓分秒之差,生死之别。我们含着眼泪,掩埋了牺牲的战友。我心里难过极了,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在今后的战斗中多杀鬼子,为战友报仇。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罗步成的勋章和立功证书】

抓获两个“舌头”

我团接替120师357团的防务后,为了摸清敌情,师首长要求我们在一个星期内抓到“舌头”(俘虏)。团长赵树岩立即召集团部参谋人员商讨方案。四连阵地前面有个缓冲地带乌厂里,是个小山包,敌人经常到这里活动,我们确定在这里抓“舌头”。

团长带着作战股长李友文、侦察股长刘鹏和我,组织侦察排摆沙盘,研究战术。侦察排战士们都摩拳擦掌,决心争当英雄。团里将侦察排编成两个班,每班十二人,下设火力组、捕俘组、支援组。一班为尖刀班,配有轻机枪一挺,冲锋枪十一支,匕首一把,手榴弹四枚,手雷两个,侦察股长刘鹏和侦察排长都随这个班。二班为预备队,暂留四连前沿阵地,随时准备支援。我和李友文随团长在指挥所,沟通情报,掌握炮火支援。

五天后的黄昏,团长宣布抓“舌头”行动开始。班长王阴良率侦察一班严密伪装,从四连阵地迅速活动到缓冲区乌厂里小山包。这天多云,云下有月光。战士们发现灌木悬挂着双胶线的电线,刘鹏判断这是敌人架设的电话线,立即下达“准备战斗”的口令。果然不出所料,侦察小部队与敌人遭遇了,敌我双方同时开火。捕俘组的张子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侧面猛扑过去,用匕首刺死了敌机枪手,接着与美国兵厮杀,拥抱一团,同归于尽。王阴良带着一名侦察兵从侧后猛扑过去,抓住两个美国兵,缴了武器。后面的美国兵慌忙往后逃命。抓到了两个“舌头”,侦察一班没有恋战,随即撤出战斗。我在指挥所发现敌增援部队上来了,赵团长命令迫击炮连以猛烈火力打击援敌。敌人的炮火也迅速打过来了,拦击侦察一班的退路。在撤离的途中,班长王阴良壮烈牺牲,侦察股长刘鹏负重伤。

两个“舌头”被战士们押送到师部。一审问,方知我们面对的敌人属于美二十五师。这是接防后我们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可是,我的战友王阴良、张子顺永远不能归队了。

我为马踏里战斗搞侦察

志愿军总部为了配合板门店的谈判,制定了金城战役计划,46军为此发动了第三次马踏里攻坚战。各部队纷纷请战,生怕一旦停战生效,就没有仗可打了。经过积极争取,我们406团、407团荣幸成为一线攻击部队。

我团部署由二营五连担任尖刀连,三营及二营四、六连仍坚守原防御阵地。战前的准备工作真是太多太多,我是作训股的参谋,负责就是为首长提供敌情、我情、地形,标好图,做好方案,上传下达,同时帮助连队搞好训练。有一批从四川接来的新兵,分到连队前没有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不知道如何利用地形地物。为了准确有效地打击敌人,部队利用战前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各级干部,趁夜暗隐蔽地摸到敌人阵地百来米甚至儿十米的地方,进行侦察,标记敌人火力点、开进时的路线,以及挖掘屯兵洞等。所有这些,我们参谋人员必须率先进行,为首长提供可靠的作战方案。团长赵树岩找到我和侦察股参谋马庆林,斩钉截铁地说:“罗步成,马庆林,给你们俩一个任务,三天之内把突破口两侧的敌暗堡再进一步侦查清楚,搞好之后交给我。”我和马参谋异口同声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接下来,我和马庆林经过细致的准备,利用夜幕的掩护,接近敌人的前沿阵地考察,同时运用火力侦察的手段,反复查看、分析、标记,以求取得最真实的资料给大部队。敌方也频繁地进行调动,加修工事,不断地向我方阵地及后方运输线路进行轰炸,夜间还不断地向我上空发射照明弹,人员伤亡时有发生。

经过三个夜间侦察,终于发现在我团攻击正面敌新增的三十三个火力点,这为炮兵部队准确无误地轰打敌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部队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创造了条件。为此,我和马庆林受到团首长的嘉奖,并记三等功。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见证朝鲜最后一战

1953年7月24日下午六点半,我团一营的一连、三连,二营的五连,在猛烈地炮火掩护下,向敌阵地接近。二十分钟后,我卡秋莎、火箭炮如同数十条火龙,向敌阵地倾泻,七五九和五七九高地变成了火海,地面一一片焦土。晚上七点整,我炮火向敌阵地纵深延伸射击,攻击部队全线发起冲击,战士们喊着“冲”、“杀”声震天动地。

这时,敌人的远距离大炮、阵地上的残余地堡,一齐向我冲击部队开火了。轰炸机也出来了,向我后续部队狂炸。美军飞机,各种火炮、高射机枪、照明弹,打得山头漫天尘埃。有的新战士不懂得保护武器,灰尘从冲锋枪拉栓的缝阶飞进去,与机油粘在起,影响机枪拉不开,战士气急了,没办法只有把枪扔掉,光靠手榴弹近距离打击敌人。敌人火力很猛,我军伤亡也很大。尖刀连的指战员们越打越勇,前赴后继地向敌人阵地冲杀,终于在25日凌晨,夺占了主峰及马踏里东山。天亮后,敌人组织反扑,几十架轰炸机对我占领的阵地及后方轮番进行轰炸、扫射,接着就是大炮袭击,打得半边天都红了。随后,敌人的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我阵地发起冲锋。这是我卡秋莎火箭炮发挥威力的时候,无数条火龙倾泻出去,到处是火海。我们连续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这次战斗,我军伤亡很大,各连都损失上百人。我亲眼看到五连连长耿福山,双眼被敌炮弹打瞎失明,指导员张世荣负重伤送往后方医院,文化教员朱庆南负重伤,后来经医院抢救免于一死,评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他也是耒阳人。文化教员邓建勇死的很惨,连尸体都没有找全。全连撤下来的时候,只剩下三十多人,且除一个副排长外,其余全都是战士。二连一班打得仅剩下地堡中的班长栗学福。弹药打光了,他伏在地堡,等一群敌人围拢过来,拉响最后一根爆破筒,炸死十几个包围上来的凶敌,他也被炸得晕了过去。战后,该班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钢铁英雄班”,粟学福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如今想起来,我能够活着回国,已经是万幸。

三打马踏里,是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战,历时两天三夜七十五小时,共歼敌1600余名,俘敌人21名。7月27日晚上22点,停战协议签字正式生效,双方部队停火,就地后撤一公里,平毁工事,划定非军事区分界线。三年来的朝鲜战争,从此宣告结束。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郑维生:我在朝鲜抓俘虏 缴获枪支十四支

口述/郑维生 整理/梁莹玉


【人物简介】郑维生,男,1930年农历四月初八日,耒阳县亮源乡桐木村人。1952年12月初应征入伍,1953年6月进入朝鲜,补充到守卫三八线部队参加战斗。1954年在朝鲜战场上入党。1955年11月参加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战斗,战斗中负伤,立三等功一次。1957年9月复员。

我是郑维生,1930年农历4月初8日,出生在耒阳县亮源乡桐木村杉木湾。我家兄弟姐妹4人,我是老大,我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解放前我家苦,我为地主放牛。解放后,我家分到一些田土,生活慢慢好转。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军,于1953年6月赴朝鲜参战。当时,上甘岭战役已结束,我们补充到守卫三八线的部队。

当时,敌人为了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不时向我方阵地发动团、营、连、排等级别的进攻。我所在的连队守卫在一个山头,这个山头叫朱官岭(谐音)。我们在这山头修了好多防炮地堡,地堡与地堡之间挖了交通堑壕。敌人打炮,我们就隐蔽到地堡里,炮火一停,我们就沿堑壕猫着腰进入散兵坑,阻击敌人的步兵进攻。每一个地堡都有了望孔,可以看到100多米远的前沿阵地。一天,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我们山头进攻。他们炮击后,就咿哩哇啦爬上来了,连长说,放近一点再打。当他们离我们只有三四十米时,连长下令:打!我们的火器突然开火,打得敌人丢下好几具尸体,慌忙逃窜。我在班长的带领下,克服了慌张心理,适应了炮火连天的战斗。还有一天,我连遭到敌人的四次进攻,都被我们击退。但我的班长李大豪和副班长王平在这一战斗中英勇倒在我身边,我非常难过。我只有咬紧牙关,满腔怒火,英勇杀敌,为战友报仇。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梁莹玉一行与老兵郑维生合影】

光是守线不行,还得主动进攻。我们营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在一天凌晨,大概是4点多的时候,我们营从三个方向上敌人的前沿一个山头发起进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我连最先拿下山头,敌人被打懵了,纷纷往山背面一个斜坡逃窜,我们乘胜追击,三个连队合围,把敌人团团围住,到处响起“缴枪不杀!”“宽待俘虏!”的声音。好家伙,我们紧紧围住70多个美国佬。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美国大兵,他们长着勾鼻子,蓝眼睛,有的手臂上还长着勾毛。美国兵很怕死,我们围住他们后,他们就把手中的武器扔在地上,纷纷举手投降,当官的还举着白旗。我从地上捡了12支冲锋枪和两支手枪,我背着战利品和战友们一起押着俘虏,胜利凯旋。1954年11月,在朝鲜我由副连长张国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回国后,我部驻在浙江省奉化县溪口进行整训。我被补充到福建军区28军84师251团2营,我在5连3班当班长。在溪口整训期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我军积极备战,准备清剿在浙江沿海岛屿上盘踞的蒋军残敌。11月,我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一江山岛。我们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把敌人的前沿工事炸得稀里哗啦,万炮齐鸣,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接着,我们步兵发起冲锋,杀上一江山岛。这时,一发炮弹在我身边爆炸,弹片擦过我的右小腿,裤子被撕破。我端起那支心爱的从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国冲锋枪,带领全班战士奋力追击守岛残敌,全然不顾。战场上,国民党兵人心涣散,无心为蒋家王朝卖命,一触即溃,纷纷举手投降。当我带领全班打扫战场时,被我军炮弹炸死的敌人尸体摊在阵地上,我一边跃过敌人尸体,一边喊:缴枪不杀!宽待俘虏!这时,从尸体堆里有人举起一只手在动,我怕他诈死还击,我当即端起冲锋枪就是一梭子,将敌人击毙。打完这一仗后,我在卫生队治疗了5天,由于是轻伤,我就回归连队,照常参加学习训练。不久,溃退大陈岛的残敌,经常炮击我方村庄和渔民,干扰我方正常生产生活。我部接到上级指示,攻打大陈岛。我们步炮协同,向大陈岛砸了一会炮弹后,第一波步兵冲锋枪,就把守敌击败,整个夺岛战斗不到三个小时就胜利结束。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战后,我部驻训福建厦门毛坪,进行战斗总结。战评中,我们5连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我因作战勇敢,立三等功一次,被提拔为少尉副排长。

1957年9月,我复员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在桐木村当了2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后来,组织上又调我到亮源乡红旗林场,当了四年多的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入党67年来,我听党话,跟党走,是永远不变的初心。2019年“八一”建军节,市里领导给我颁发了“抗美援朝纪念章”,我一看背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好高兴好惊喜,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值得我骄傲一世、自豪一生的最高荣耀。我要珍惜荣誉,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的本色。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资炳炎:那段硝烟弥漫的往事

口述/资炳炎 整理/贺清华

【人物简介】资炳炎,男,耒阳市哲桥镇人,1931年11月23日生。1950年在茶陵县原省立二中参军,考入19兵团军政干部学校无线电报务专业。提前毕业于1952年元月赴朝参战,被分配到志愿军64军191师司令部电台当报务员。1953年7月27日停战的当天晚上回国,同年8月28日晋升为干部,先是代理教导排排长,后改任独立通信连电台台长。1955年1月复员回家,考入湖南省文艺干校电影放映第五期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分到湖南省第七十四电影放映队(在资兴县)工作,任队长。1956年调回耒阳,1984年任五一电影院副经理。1986年12月在耒阳市电影公司退休。

在耒阳市金南3组的一栋普通民宅里,笔者见到了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资炳炎。他虽然身材消瘦,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尽管离开部队多年,但衣着依然整齐干净,一丝不苟,坐在那里,腰杆笔直,侃侃而谈。

一、当了一名报务员

我是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入伍以后,我考入19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无线电报务专业。在学校提前毕业后,1952年元月赴朝参战,被分配到志愿军64军191师司令部电台当报务员。

当时,191师师长是王海廷,代政委是郭玉峰。作为一个师部报务员,我当然是和师部待在一起。师部是在朝鲜西海岸的一个防空洞里,山岗上不但有灌木林还有苹果树。在林荫深处的向阳坡下抠了一条坑道,坑道口罩着一张伪装网,网上点缀着各种颜色的布块和麻头。从远处望去,完全是灌木林的组成部分。

防空洞里由于缺少阳光,到处都散发着潮湿的气味。我所处的电台室在洞口入处的左边,里面一侧摆满了条桌,桌上摆着一溜电台;另一侧也摆着条桌,桌上放着很多部电话机,墙上挂着一排黑板,洞内显得很拥挤。

由于缺电,每一部电台都配备了摇机员。我这部电台的摇机员是一个山东兵,身强力壮,每天在我身边摇啊摇。电台每天24小时昼夜不停的工作,每人每天连续工作都在8小时以上。

报务员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作为一名报务员既神秘,又神圣,又光荣。

当时,我们的领导要求我们值班时精力要集中,不联络时也不能随便睡觉,要练习抄写发报,学业务知识,练好本领。

领导常给我们讲,志愿军肩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同世界上军事力量强大的敌人较量,要坚决把敌人从朝鲜土地上赶出去。我们报务员是指挥员的耳目、部队的神经,虽然不是面对面同敌人拼杀,但战争的胜负同我们的工作表现密切相关,所以说我们要练就坚强的意志,有坚强的意志,就能练好技术,有了熟练的操作,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能练出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

领导的话对我们报务员启发很大。

因此,我们每次都提前上班,做班前准备工作,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削好铅笔,准备好各种登记簿。

有一次,美国飞机又来轰炸,当时我正在收发电报,听到敌机在天空的“嗡嗡”声由远而近,我心里有些着急,此时是继续与对方联络,还是停机静默?

莫尔斯电码“滴嗒滴嗒”的声音不大,但是撞击防空洞里的每一个角落。这时,领导赶了过来,果断的要求我继续与对方联络。听了领导的话,我赶紧稳住心神,沉着、冷静、稳当的操作,把一份份电报抄进来、发出去,确保了首长指挥的畅通无阻。

敌机飞走后,我的收发工作也结束了。我满头大汗地走下工作台,旁边的摇机员浑身更是湿淋淋的。

我俏皮的说了句:“又没庆典,美国飞机来放什么礼炮呢?”逗得摇机员哈哈大笑。

我们俩笑哈哈的谈论刚才发生的一切,交流着在敌机轰炸下,胜利完成任务的喜悦。

那个时候,前线战斗异常激烈,我方奋勇反击,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占领了敌人数个阵地。每每收到这样的电报,大家无不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二、严格执行群众纪律

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经常对师部附近进行狂轰滥炸。

有一天我刚下班,美军飞机呼啸着飞过来投下数枚炸弹。

炸弹在师部附近炸响。待美军飞机飞走后,我走出防空洞,看见不远处的苹果树被炸倒了几株,树上成熟的苹果滚落一地。

我走过去,捡起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拭去上面的泥土。苹果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我恨不得一口吃了它,但我们志愿军有纪律,朝鲜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我们都不能拿。我吞了一口唾沫,脱掉自己的外衣,弯腰把苹果一个个捡起来放到衣服里。

我把苹果送到不远处的一间民房里。民房里住着一对朝鲜老年夫妇,他俩是这些苹果树的主人。他们见我送来了苹果,很是惊讶。阿妈妮(大婶)一边冲我用朝鲜话说道“卡目沙哈米大(谢谢)”,一边冲我摆着手,打着手势,意思是说这些苹果他们不要了,送给我吃。

我把衣服里的苹果放到屋里的一张木桌上,然后边穿衣服边对他们说:“这些苹果是你们的,我不能吃……”说完,我也不知他们听懂没听懂,就走出门来。

这时,阿夹西(大叔)跟过来,一手拽住我的衣襟,一手指指天空,又指指我,用朝语叽里呱啦的说着。我从他的手势猜出他是在说这些苹果我们不吃也会被美军飞机炸掉,他情愿送给我们志愿军吃。

我笑着用手指指自己的军装,然后连连摆手告诉他,我们志愿军不能吃他的苹果,我们有纪律。

阿夹西急了,连连拽着我不让走。

就在我俩在门前你推我让的时候,旁边走过来几个师部的参谋。其中一个懂朝语的参谋问了阿夹西几句,很快明白了我俩的争执。

这时,阿妈妮用自己的衣襟把苹果兜了来,见了我们就往大家手里塞苹果。塞到我时,我连连拒绝,旁边那个懂朝语的参谋说:“收下吧,别辜负了朝鲜老百姓对我们的一片心意。”

我迟疑着收下阿妈妮塞给我的苹果。蓦地,只见这个参谋从上衣兜里掏出4元朝鲜劵,不由分说塞给了阿妈妮。看到这一幕,我才轻舒口气,咬了一口苹果,真甜啊!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三、停战之夜回国

1953年7月27日中午,我们突然接到紧急命令:各个炊事班把饲养的猪、羊全部拉出来宰掉;清点物资和武器弹药,把武器擦拭干净,留下……

那一刻,大家都有些懵。因为马上就到“八一”建军节了,这些猪羊都是留给这一天吃的,现在突然提前吃掉,这是为什么?

有的战士猜测说:“莫不是苏联给我们提供了高端武器,这些老式武器不要了……”

有的战士说:“可能是要打大仗了,让我们大吃一顿,再上前线……”

说归说,但做还得做。很快,师部直属机关和下面的连队把猪羊都杀了,物资和武器弹药清点好了。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才得到确切消息:朝鲜时间今天上午10点我方和美方已经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具体内容是:我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停战协定的规定,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向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全线完全停火。”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疑惑:今晚真的能停战吗?

紧接着,师部又传来一个重要通知:今晚22时停战之后,全师回国。

夜幕降临之后,没有任何停战的迹象。敌机仍不时飞越我方阵地,空袭我方目标。前沿步兵阵地的冷枪冷炮声,同往常一样,仍不绝于耳。我们只好翘首以待,期盼着22时停战时刻的到来。

那夜,朝鲜的天空星光灿烂。大约在停战时间到来之前的一个多小时里,我方和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炮战,各种型号的炮弹震得整个朝鲜半岛都在颤抖,震耳欲聋的炮声仿佛“第六次战役”即将打响一般。原来,协议规定:文件在签署12小时后才能生效。交战双方为了证明自己的炮火强大以及不屈的战斗意志,便将所有炮弹都打了出去。

后来我才知道,打光炮弹不光是交战双方战斗意志的体现,最重要的是为了停战以后减少搬运弹药的负担,所以在停战前的一个多小时里,我方和敌方才有了猛烈炮轰的壮观场面。

当时针指到22时整,顷刻间,枪声炮声、照明弹、曳光弹骤然而止,茫茫夜空,万籁俱寂,远近山头呈现出久未有过的宁静。

我们高兴的冲出防空洞,大声欢呼:停战了!和平了!

朝鲜战争中的每一个幸存者,尤其是那一伟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都将永远铭记这一天……

很快,全师整装有序开拔,直奔火车站。

当天晚上,我们191师就乘火车回到了祖国。

时至今日,我还常常回忆起70多年前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相处的那些日日夜夜。那时,我们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饱含着领导和战友们的心血。这些当年有幸随着64军入朝作战的老战友们,那时还都是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今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头、老太婆了。

七十年过去了,当年在抗美援朝战火岁月中结下的战友深情,我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口述历史|百战归来(13):罗步成、郑维生、资炳炎

百战归来—耒阳老兵口述历史》审稿组

1.湖南省专家组

胡振荣(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彭岗(省委党史研究院二级巡视员)

刘文典(省委党史研究院综合部主任)

禹丁华(原湖南省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龙琛(湖南省档案馆利用部副主任,原《档案时空》杂志编辑)

2.耒阳市初评组

李乙平(耒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李志超(耒阳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

何丽娟(耒阳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王宜泽(原耒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

朱文科(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市民协主席)


耒阳市参战老兵口述历史采写组

总策划:耒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耒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总调度:王宜泽、朱文科

负责采写工作的总调度、相关工作协调和后勤保障。

红1组:朱文科、赵娟、谢玲玲、谷新则、朱柳婕、邓广义

红2组:谭小郴、周治中、蒋从陆

红3组:梁莹玉、贺清华、刘少斌

红4组:张育宁、虢应章、谷贤文、严志刚

红5组:龙鸿发、黄海峰、雷小专、李仕俊

红6组:曾传林、谷彦平、刘小朋

红8组:欧阳本法、龙建威、张小兵

宣传摄影组(红7组):赵娟、刘源、杨敬忠

the end
title icon 最近综合体育

title icon 专题推荐

title icon 今日直播
    暂时没有数据